i1 Plate Tool re-Check
就我常說的。印刷標準化就是兩件事。滿版的色彩值到位與中間調的版調到位。所以測量版調是一個必須做的事情。版調的計算至少有4種方法,請參考這篇po文。
http://www.fredkuo.idv.tw/wordpress/?p=3170
用i1來測量印刷品上面的版調時,用濃度的觀點去計算CMYK的版調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但要知道, 印刷品上面的版調是印版的版調與印機版調共同組成的,所以印版的版調也有必要把數據收集下來;我們可以借由印版版調的資訊與印刷品的版調資訊共同來了解印機的版調特性。
如圖例,從印版與印刷品版調資訊可以得知印機的版調(網點擴張)特性,這是一個判斷印機狀況非常好用的訊息。以這個例子來講,50%印版的位置在43.87,印刷品的位置在67.27,以印刷品來講,這個位置是可以的,但比對下來印機漲了23.4,是太多了,有必要檢討一下機器。
要測量印版,最正確的方式還是要用面積佔比的方法來測量,但是像iCPlate ll這樣的儀器至少也得十來萬。
我一直試著想要用i1來完成所有印刷作業的所有測量工作:從光源、顯示器、到印刷品的色彩值及版調都沒有問題,就是在印版的量測上比較有問題;在印版量測上,以i1為所能取得的資訊,也衹能用濃度的觀點來計算。 但濃度計算會有固定的RGB補償濾鏡的問題,只適用在CMYK固定的色墨形態,用在印版上就不是那麼合適了。這個問題在SCTV發佈後有了轉機,之後我就一直用i1配合SCTV的計算方式來量測印版,用了一陣子下來,看來沒什麼問題。
其實也一直有在找尋用面積佔比的方式來量測印版。前幾天剛好看到一個imagemagick的語法可以做到這件事情;於是配合USB顯微鏡一起完成面積占比的網點(版調)量測方法;也順便驗證一下我SCTV的方法有多少誤差。
看一下這個CTP50%網點的部分:SCTV 運算為44.93;imagemagick 的訊息如下:black pixel 138317,white pixel 168883,所以印紋佔比是: 138317/(138317+168883)=45.02% ,
與SCTV差異0.09。
CTP25%網點的部分:SCTV 運算為21.02;imagemagick 的訊息如下:black pixel 54678,white pixel 204522, 所以印紋佔比是: 54678/(54678+204522)=21.09% ,與SCTV差異0.07。
CTP75%網點的部分:SCTV 運算為71.64;imagemagick 的訊息如下:black pixel 184767,white pixel 75593,所以印紋佔比是: 184767/(184767+75593)=70.96% ,與SCTV差異0.68。
總和下來,SCTV與面積占比的方式比較起來,差異非常小,看來SCTV這個方式用來計算印版版調是沒有問題的;在75%的位置差了稍微多一點:0.68,但考慮到暗部影像有比較多的雜訊,在補回雜訊後差距會變得更小。
整個看下來SCTV的工作方式是沒有問題的。
縱然就是有一些誤差,但衹要一直維持一樣的工作方式,這些數據在管理的意義上也是絲毫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