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gra 記事:2008/11/19

Mr. Jürgen 於10:00到達印刷廠,簡單了解公司狀況後開始認證程序。首先做工作說明,約半個鐘頭,內容包括今天的工作項目及工作程序說明,接著花了約半個鐘頭將先前填過的問卷當面再口頭詢問一次,在一些他認為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建議,如 Preflight check tool 這個項目,科億並沒有真的執行這部份,有跟Jürgen說明我們在TrueFlow裏有做了一些RGB to CMYK 的處理規則,但看來並未符合Jürgen 對Prefilght tool 運用的預期,例如TAC的預防TrueFlow就檢查不到。再例如在CTP 的 QC strategy 科億現行的方式還不夠完整,Jürgen 建議CTP的檢查元件最好能同時包括目視元件及量測元件,像是Fogra 的Digital Plate Wedge 就同時具備這些元件。其他如印機部份的驗證程序,原則上是沒有時間限制,但一般應該在3小時內可以完成(5000刷),期間在決定OK sheet及每500張的抽樣時,停不停機並沒規定,由印刷廠自行決定, Jürgen也提醒絕大部分沒通過認證都敗在印機的TVI部分。

Qualifed colour management
約11:00來到印前部門,先檢查顯示器是否有profile過,看一下顯示器色彩的data set,問我們多久會校正一次,看看有沒有標準光源,用了一個metamerism strip 檢查一下光源是否標準。接下來要測試印前人員是否了解ICC profile 的運作方式;Fogra 事先寄了兩張CMYK原始稿(with ISOcoated_V2_eci.icc profile embded)及各別3張帶有不同Profile的相同圖檔(sRGB, Apple RGB, EuroScale… ,etc), 交付任務為將其它3張圖檔經由ICC profile 的轉換方式得到與CMYK原始稿儘可能一致的視覺效果。 在 Jürgen 放水之下(Apple RGB 那張稿一開始並沒做對, Jürgen 自己也覺得這張有點 tricky)印前人員順利完成工作。
再來是Scanner測試,原本任務為要求分色機人員將當場提供的兩張原稿分色為符合ISOcoated_V2_eci的CMYK資料,如果沒有Scanner,則是將當場提供的RGB圖檔(eciRGB embedded)以ICC的方式分色為符合ISOcoated_V2_eci的CMYK資料。 我們挑簡單的做,索性不讓Jürgen知道我們有Scanner,直接處理那兩張 eciRGB 圖檔。同樣的,在 Jürgen 暗示之下(You can try bla bla bla…),印前人員順利完成工作。再接著測試的是要在Type 1 paper 上模擬 Type 5 paper 的效果,我們以 Absolute colorimetric 的轉換方式完成任務。

接著看Preflight tool,我們沒有跑Pitstop之類的東西,只讓他看了Trueflow裡面相關處理embedded icc profile 及RGB to CMYK 的處理規則。他要看的TAC檢測並沒有看到, 我試著解釋圖檔大多自己產生,很少遇過TAC過大的問題,再者處理中文PDF中文字型才是較棘手的問題,Pitstop並不能幫我們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這樣的解釋不知道能不能在Preflight tool 這個題目稍微爭取一些空間。

Creation of contract proofs
再下來是數位樣測試。Jürgen 當場給了兩張A3大小的 PDF檔案,要我們以Type 1 papaer (Fogra 39)及 Type 5 paper (Fogra30)的規範印出來。量測導具須自行加上。在導具的使用上並非如印研中心之前所提的必須用到ECI 2002(1485格),Fogra這次也未強制使用Media wedge V3版本(72格),所以我們還是用較容易過的V2版本(46格)。量測及報告工具我們使用 iOne/Measure Tool。 在報告部分 Jürgen 指出 Measure Tool 內建PDF報告工具的寬容度是不對的,新的寬容度規格已在兩年前更新。我們只好在Excel 搬動Measure tool 的資料後套入Fogra 提供的 V2 Excel 工具完成報告。現場iOne量測的數據還不錯,最大色差3.1(vs. 6 for the new standard.)但是拿回德國會測得什麼樣的數據可是沒什麼把握。一直以來,量測儀器精準度的偏差一直是令我們頭痛的問題.。最後Jürgen 提到Fogra 不再提供V3 的 Excel 工具,他認為新版本的量測軟體應該會具備V3的能力。但就目前為止,我自己倒是沒用過哪個軟體已經是V3 ready的。 (我是有完成了結合iOne/Mesaure Tool 及 Excel Macro 的V3工具,但只做了PT1/2(Fogra39)還沒做PT5(Fogra 30), 做一半的東西就收著吧。)

Standardized platemaking

約12:00 來到 CTP 工作區要了解一下製版的QC方法,這部份倒是出了一些狀況,Jürgen 在CTP前問我們要如何確定我們出的版都是OK的,我們提了在版邊測量50%網點的方式來確定顯/定影是否正常。但對Jurgen來說顯然是不夠的。他建議版邊導具上最好能同時包括目視元件及量測元件,量測元件要能呈現1%,2%,3%,97%98%99%等網點值,另外建議每天必須做一次整版測試,內容需包括除了上述的目視元件及量測元件外最好還有漸層元件,TVI元件等。在查看印機導表(CONTROL STRIP)時發現只有70%單元而沒有40%單元,,Jürgen建議印機導表必須同時具備40%及70%(或80%)才能更快速了解TVI的狀況。最後在出了張線性版同時也在Xrite 528上量得目標預測值後總算可以交代我們的CTP QC strategy 有在運作。之後來到RIP Station 看了一下Trueflow上線性曲線表(linear curve table) 及for ISO 的修正曲線表後結束這一段不是很成功的CTP驗證程序。

Print run with sheet-fed offset printing machines according to Process Standard Offset

簡單的Lunch break後, 約13:30來到印機部門,先召集印機工作人員說明工作程序,表明沒有時間限制, 確定OK sheet 後 取10張樣本,,之後每500刷由印機人員抽5張樣本,總共印5000刷。這期間要不要停機我們自行決定。他會在每一張樣本上簽名並標明順序, 還特別提醒我們他曾經遇過印到紙張不夠的情況要我們注意OK sheet不要用掉太多紙。之後爬上印機看了一下,我跟了上去,,Jürgen表示只是要確認一下色序正不正確(K-C-M-Y)。

印機啟動,開始等待OK sheet的來臨,幾次取樣後Excel TVI 工具發揮功效,黑版右邊的 TVI值有幾塊一直不能進入目標範圍,印機控制人員表示CPC24大概帶不回來,決定修改黑版曲線再重新出一張版。這一切在嘈雜的印機聲及中文的對話中進行,並未對Jürgen說明我們在做些什麼,本想矇過去就算了,不主動跟Jürgen講。但逃不過Jürgen的眼睛,他還是過來問我是不是換過版,我也誠實對他說明黑版的問題,工作人員決定換版。說完之後,他也沒有表示到底可不可以中途換版, 我自己也覺得換版的動作不是很好,應該在印機的控制上作努力而不是換版(雖然換版能更快達到效果)。不過換都換了,只希望這張版能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換過版後,幾次取樣下來,新的版照預期的將TVI帶入目標範圍,整個認證的重頭戲就落在OK sheet 的宣告。 在Excel TVI 工具確認所有數據進入目標範圍後, 宣告OK sheet 成立,,工作人員停機取了10張OK sheet 樣本,Jürgen一一簽名,印機計數器歸零,開始5000刷的production run。

之後就是每500張的取樣。我們決定不停機取樣,取樣同時做CPC24回饋。等待樣本的時間Jürgen問我如何處理乾濕墨之間的問題,我跟他說明曾經做過統計方面的努力,試著用統計公式(regression)來預測乾濕墨之間的關係,但用起來太麻煩了,因此這次認證並沒有用上,完全以濕墨的數據來運作。我知道認證數據是以乾墨數據為準,評估了印機數據部分以TVI再加上CMYK 滿版色彩值為主;我認為乾濕墨對TVI的數值影響不大,Type 1 paper 相對於其他紙張於乾濕墨狀態色彩值的變化是比較小的,再加上觀查前面幾次模擬的經驗,認為直接以濕墨數據對應標準值是行得通的,因此大膽的直接就以溼墨數據來判定OK sheet 的宣告。
Jürgen 倒是對我提了他們如何處理乾濕墨的關係,簡單說就是利用決定最小色差與濃度值之間關係的 Colouring sequence 工作方法:同樣的樣本會有一條離開印機時測量的 Colouring sequence 曲線(溼墨狀態)及在隔天測量後所得到的Colouring sequence曲線(乾墨狀態)。在乾墨狀態下所得到最小色差對應的濃度值即是我們印機的標準濃度值,再對應到濕墨時的Colouring sequence 曲線就可以知道印機在濕墨時應該下的濃度值。 聽起來邏輯方法還蠻單純的,我怎麼就沒想過!但再仔細一想,這一趟下來所消耗的材料及工時還蠻可觀的,看看以後有沒有機會來實際操作一次.
過了2500刷後我看大勢已定,過與不過全看CPC24的能力了,已無需人力介入。我簡單交待後趕忙去準備今天必須讓Jürgen帶走的文件,包括:數位樣Fogra Media Wedg CMYK V2的數據報告及印前部分color conversion steps acoording to icc profile 的說明文件。數位樣的數據報告已由同仁準備妥當,color conversion steps 必須將每一個步驟截圖後做說明,由於使用的是中文版的Photoshop因此截圖裡的文字也必須作重點翻譯。上述文件及今天處理過的圖檔及新的Layout檔必須燒錄在CD裡由Jürgen一併帶走。所有工作在17:00前完成,結束整個認證程序。

後記

照Fogra的正常程序,一般參加認證的印刷廠至少會去Fogra上個課程(seminar)或是申請顧問服務(on site consultancy)之類的;我們光靠internet 收集資訊及email往返就大老遠把人從德國找來台灣做認證想來還蠻大膽的。很多資訊是前一天才知道的,例如TVI及CMYK滿版色彩值的測量要用Black baking 而不是White backing 或是 Substrate backing,這部分我們很快的修正Excel工具的目標值及網點計算方式,還不算太麻煩。數位樣數據只要取Fogra media wedge 就可以了,不需要測ECI 2002,這部分也還好,ECI2002做得出來,Media wedge 自然沒有問題,只是之前為了要做ECI2002做得還蠻辛苦的。另外在OK sheet 及 Prouction print的數據檢測上,OK sheet對應的是 ISO的目標值,Production print要檢測的是對應OK sheet的變異值,這個部分大概來不及修正Excel工具, 只能期待CPC24的能力了。
整個認證程序結束後,自己檢討一下今天的過程;之前的準備工作把重點都放在印機及數位樣上,把流程的完整性給忽略掉了,所以今天在預檢工具(Preflight tool) 及製版流程( Platemaking control strategy) 都沒有交代好。另外在決定OK sheet時中途換版心中還是覺得不妥,一方面不知道容不容許中途換版(Fogra 不知有沒有先例?),一方面那同時表示我們製版程序沒有做好。所以到底會不會過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不過看印機的狀況還可以,六七成的把握還是有的。另外就數位樣的數據自己看起來還不錯,就不知道拿回德國後Fogra測出來會如何,還是蠻令人擔心的。

Be the first to like.
pixelstats trackingpixel

Tags: , , , , , , ,

1 則迴響

rssComments RSS   transmitTrackBack Identifier URI

[…] How I got it? 做了些什麼才能得到證書(資格書)? For Fogra PSO: 1. 約一個鐘頭的時間稽核員跟各部門工作人員面談,了解各部門軟硬體操作狀況。 2. 稽核員到印前部門觀察顯示器校色及觀色光源狀況。 3. 稽核員於印前部門發出 Color management assignment,確定印前部門了解 ICC profile 如何運作。 4. 出數位樣。(依Fogra media wedge CMYK 檢測) 5. 確認 CTP的 QC 工作方式。 6. 稽核員到印刷部門稽核印刷工作。 7. 印刷機宣告 OK print (取走10張OK print, 取其中3張平均做為 OK print 成績) 8. 開始 5000 刷 print run(每500刷抽一樣本,至少 要70%符合稽核規則) 9. 以上印刷樣寄回德國經兩個單位測量(Fogra and bvdm) 10. 以上工作於一天內完成。 11.  約三星期收到成績單,若成績合格即取得證書。 參考http://www.fredkuo.idv.tw/wordpress/?p=149 […]


通告 by Fred Kuo :: Blog » Archive » Print by Number::台灣印刷唯一雙證書 on 十月 5, 2012 3:15 上午


addLeave a comment